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网->团中央文件库->正文
 
王晓同志在全国农村共青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1月11日)
 
中国共青团网  www.gqt.org.cn   2008年01月11日
 

  刚才,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春华同志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为党做好新形势下农村青年群众工作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新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全面阐述了区域化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的重要思路,明确提出了推动农村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的主要任务,着重强调了全团重视支持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要求。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求真务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春华同志讲话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结合学习贯彻春华同志讲话精神,就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谈几点认识、体会和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准确把握农村共青团工作新要求

  我国发展的实践反复证明,“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当前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齐心协力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时期,在国家政策、市场力量和农村长期积蓄的内部因素的多重作用下,农业农村和包括农村青年在内的农民群众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农村共青团工作面广量大,是党的“三农”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团工作中始终居于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农村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作用,扎扎实实地为党做好农村青年群众工作,是农村团组织的根本职责和价值所在。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是党的要求,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需要,意义重大。

  团十五届五中全会以来,春华同志和团中央书记处高度重视农村共青团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去年年初,团中央把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列入全团12项重点工作之中。在去年下半年的全团大调研中,团中央又把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建设作为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团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强化县域资源整合,整体活跃农村共青团工作。以本次会议召开和春华同志讲话为标志,农村共青团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习贯彻春华同志的讲话和他关于农村共青团工作的一系列思想,我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在工作领域上,要紧紧盯住农村。过去,我们一般是根据青年身份来划定工作领域,将青年划分为青年职工、青年农民、青年学生等不同群体,分别由团的领导机关的青工部、青农部、学校部等部门进行指导、管理和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工作。这时候,农村团的工作对象十分清楚,就是持有农村户口的青年农民。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乡工农互动融合不断加深,青年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日益频繁,农村分工分业不断细化分化。在农村,既有持有农村户口的青年,也有城镇青年创业或务农的;既有单一务农的纯农户,又有亦工亦农的兼业者。在持有农村户口的青年中,既有进城务工经商的,也有留乡发展的。在这种条件下,按照传统的青年农民来界定青年的身份、以此划定农村团的工作领域的传统思路,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比如,农村团员青年大量外出,流入地团组织管不到,流出地团组织管不了,这种紧盯人的“运动战”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成效却不大。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思维,不再简单地以青年农民的身份来确定工作领域,而是要紧紧盯住农村,努力做到凡是在农村工作、生活、学习的团员青年,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不论团员户籍关系,不讲团员管理隶属,都由农村团组织负责管理和服务,全面落实春华同志提出的从“盯人”向“盯地”转变的要求,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

  2.在工作思路上,要实施区域推进。过去,我们主要是依托单位体制和行政区划来设置团组织,开展团的活动。但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县域的资源整合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小城镇的聚集功能和组织功能日益凸显,传统的以乡村团组织为主干的组织网络,已难以实现对农村团员青年的有效联系和广泛覆盖。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要强化“区域化的思维”,以县域为主要工作区域,发挥乡镇团组织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各类农村团组织的区域共建和联动,将区域内的团员青年尽可能地纳入团组织的服务和管理体系,不断扩大农村团组织对农村团员青年的区域性组织和工作覆盖。同时,要从整体的角度、用系统的思维来思考、设计、推进农村团的工作,整合工作项目、工作资源和工作力量,形成各类农村团组织既能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又能形成工作合力的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促进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活跃。

  3.在工作方式上,要坚持城乡统筹。农村和城市从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推进农村团的工作,“就农村抓农村”是没有前途和出路的。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农村青年和农村共青团工作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在工作资源比较短缺、工作力量比较薄弱、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形势下,如果不坚持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原则,就很难搞好农村团的工作和建设,实现农村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因此,我们要把农村团的工作放到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去思考谋划,放到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全局中来部署推进,统筹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要坚持城乡共青团工作地位的平等性。在工作中要真正把农村共青团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真正树立农村和城市共青团工作平等对待、统筹指导、协调发展的理念,促进农村和城市共青团工作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要坚持城乡共青团工作资源的开放性。统筹协调团的各个部门、各条战线的力量,按照“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积极争取涉农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提供具体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取结对帮扶、建立基金、项目带动、捐物支农等方式,在城乡共青团整体工作格局中优化配置资源,引导要素资源向农村流动、工作项目向农村延伸、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形成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整体合力。农村团组织也不能“等靠要”,而是要积极主动地争取支持和帮助,想方设法把城市资源引向农村。要坚持城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互补性。统筹考虑农村和城市共青团的工作结构和地区结构等特点,注重发挥其各自比较优势,形成既有分工、又有联系,优势叠加、功能互补、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4.在工作体制上,要实现分级联动。目前,除了传统的青农战线之外,团的其他战线、其他部门也都在农村开展了一些很好的工作,对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村青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统一协调不够,难以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优势和合力,有时会出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撞车的情况,有时基层疲于应付,使得一些工作难以落实或落实不好。为此,我们应按照区域化推进农村团的工作和建设的要求,调整工作体制,实现由传统以“条”为主的方式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化推进的方式转变。团中央将把青农部更名为农村青年工作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省级团委和地(市)团委也要结合实际,对本地农村团的工作指导体制作出相应调整,明确各级团组织的职责,特别是要切实加强团县委的建设,构建统一协调、各尽职责、分工合作、分级联动的工作格局,为区域化推进农村团的工作和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团县委要切实发挥“指挥部”和“作战部”的作用,切实履行农村共青团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强化县域资源整合,切实加强对乡村团组织的具体指导和服务,帮助乡村团组织结合实际,创建载体,强化手段,推进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农村经济转轨、社会转型、青年和共青团工作发生深刻变化的新条件下,一些地方、一些团干部对农村共青团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也存在着许多困惑和模糊认识。比如,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工作是不是不重要了?比如,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基层团组织缺乏工作对象,农村团的工作是不是可以不做了?比如,农村共青团工作始终是全团工作难点,农村团建一直是团建工作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农村综合改革后,基层团组织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农村团的工作是不是可以不积极作为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农业比重下降不等于地位下降。尽管农业是弱质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这丝毫改变不了农业“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性地位。农村青年数量减少不等于总量不大。尽管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留下来的青年大大减少,在一些村里甚至只有几个青年,但农村青年的总量依然庞大,为党做好农村青年群众工作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农村团的工作基础薄弱不等于可以削弱。尽管目前农村共青团工作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面对党委政府和农村青年的更高要求,做好新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更加重要。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把农村团的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使命责任意识、抢抓机遇意识和攻坚克难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

  刚才,春华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成绩,并指出这些成绩是在困难较多的情况下取得的,使我们深受鼓舞,深受感动。我们要按照春华同志的要求,倍加珍惜前期工作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倍加珍惜所拥有的良好工作基础,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努力开创农村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从这些要求出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团十五届六中全会的部署,区域化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建设,深化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和保护母亲河行动,团结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功成才。

  二、构建与区域化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相适应的组织格局

  组织建设是农村共青团全部工作的基础。没有组织做保证,就不可能做好农村团的工作,也更谈不上巩固党执政的农村青年群众基础。我们要坚持党建带团建,按照春华同志的要求,牢固树立“抓建设”的指导思想,强化“区域化的思维”,努力构建与区域化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相适应的组织格局。

  1.努力扩大对农村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要以县域为主要工作区域,以乡镇为基本工作单位,适应农村社会结构和青年流动分布的变化,巩固县、乡、村团组织,完善以团组织为核心的农村青少年组织体系。

  一是要加强团组织建设。目前,小城镇、园区和“两新”组织里聚集了大量的农村青年,这些领域中团的工作和建设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要大力加强团县委建设。积极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在团干部的选拔、配备、培养、使用等方面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工作阵地和经费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团县委在农村共青团工作中的领导能力、执行能力和服务能力。要全面推进县域内乡村、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两新”组织等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按照“有利于联系团员青年,有利于增强内在活力,有利于整合工作资源”的原则,创新组织形态,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积极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的模式和方法,完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团员青年流动分布相适应的基层团组织体系。要大力加强乡村团组织建设。把握乡村改革发展趋势,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加强团组织的横向合作,探索区域化的覆盖模式,努力形成以乡镇团委为核心、区域内各类团组织广泛参与的乡村团组织网络,解决好“块”的覆盖问题。要大力加强“两新”组织团的建设。紧紧抓住党组织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机遇,将团组织建设纳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格局,切实提高“两新”组织建团率。在有党组织、又有团员青年的地方,一定要尽快建立团的组织;没有党组织、暂时又不具备建团条件的,要采取联合建团、协会建团等多种方式,灵活设置团的组织,开展团的活动,联系、覆盖团员青年。比如,适应农村团员青年的特点和需求,以团员青年的流动为导向,以服务团员青年为手段,以覆盖团员青年为目的,探索“个性化”的建团方式,量体裁衣式地建立基层团组织。比如,与农村团员青年分布相适应,以团员青年的共同利益为纽带,采取产业建团、协会建团、市场建团、科技服务基地建团等方式,把团员青年组织起来。同时,要积极依托互联网络联系、服务农村团员青年,从时间和空间上扩张团的组织网络,形成新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比如,一些农村团组织通过开设团组织电子邮箱等形式,探索建立了“网上团支部”,开展了网上团员注册、团课培训、学习交流等工作,在团组织与团员青年之间建立了直接、便捷、经常性的联系渠道。

  二是要拓宽联系青年的渠道。在农村团员青年分布更加广泛、流动更加频繁、需求更加多样的条件下,做好农村团的工作,就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渠道联系青年,仅仅依托传统的团的组织体系覆盖青年,仅仅依靠传统的单一方式动员青年。要加强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着眼于发挥青年中心在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按照“重在建设”的原则,以示范性农村青年中心创建活动为牵动,以项目服务、阵地建设、社团培育、队伍发展和机制完善为重点,不断探索完善青年中心的建设模式、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逐步增强青年中心自我运转和服务青年的能力,把农村青年中心建设成为团组织联系、覆盖青年的牢固纽带。要加强团属青年社团建设。积极支持乡镇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属青年社团发展壮大,通过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联系、覆盖农村团员青年,成为联系、引导青年的有效渠道。要加强对其他农村青年社团的引导和管理。按照“统分结合,协调制约,运行有序,简便易行”的原则,努力把他们纳入农村共青团工作格局,引导他们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成为团组织联系、凝聚农村青年的新纽带。要加强工作阵地建设。在县域,要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团属阵地建设,为农村青少年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在乡镇,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依托已有的文化站、有关单位闲置房屋,采取改建、扩建、联建等方式,强化乡镇团组织开展工作的阵地依托。在村里,要抓住村党员活动场所建设的契机,同时借助学校、企业、产业基地等方面力量,实现阵地资源的共建共享。要探索推进团的信息化建设。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把团的组织优势和网络技术优势结合起来,通过设立手机短信平台、QQ群、电子邮箱、网络论坛等便捷手段,更加快捷、广泛地联系动员农村团员青年,努力构建农村共青团联系、服务青年的新平台。

  三是要培育农村团组织建设新的增长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地区发展迅速的一种组织模式,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这种组织根植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成长于农产品市场化、商品化的大潮中,以“民办、民营、民受益”为原则,将千家万户小生产者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紧密连接起来,为农户获取市场信息、得到社会化服务、分享农产品加工增值利润开辟了通道,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经营方式灵活、管理日趋规范、带动效应明显等特点,在联系、动员农村团员青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去年7月1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产业政策、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作出了专门规定,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驶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我们要充分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独特作用,抓住大好机遇,积极引导帮助农村青年创办多种形式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把政府支持倡导、农村青年群众需要、共青团能为的这项工作做好。要积极探索在农村青年经济合作组织建团的方式和途径,以此为依托联系、服务、凝聚、动员农村团员青年,努力培育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新的增长点,不断为农村团组织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要通过协调落实政策、加强骨干培训、联合开展活动等途径,重点联系、培育、支持一批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它们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农村团组织联系、服务团员青年的有效途径。

  2.大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团干部是关键。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乡村团干部队伍建设出现了一些现实困难。我们必须把团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关键之举,以社会化、专业化、乡土化为重点,采取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把这一关系当前、牵动长远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队伍的社会化建设。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创新选配方式,积极推动在村两委中设置青年委员,积极探索发展团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积极稳妥地推动农村基层团干部的“直选”、“海选”等工作,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爱共青团工作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逐步优化乡村团干部队伍结构,壮大农村共青团工作力量。要抓住中央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有利契机,选拔条件合适的选调生、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从事团的工作,特别是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干部兼任村团支部书记的工作。最近,王兆国同志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我们要按照王兆国同志“进得去、稳得住、发展好”的要求,着力推动大学生村干部兼任村团支部书记,切实发挥他们在充实乡村团干部队伍、活跃农村共青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注重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社团活动骨干的引导和培养,使之成为开展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有生力量。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在农村,村团干部全部都是兼职,乡镇团干部中兼职比例也很高,即使是专职的也很难保证专职专用,而且农村团干部流动较快。这就要求我们花更大力气,切实抓好农村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共青团工作实际,着力加强对农村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农村团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道德素养,使他们真正爱农、学农、善农,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村青年的能力。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队伍的乡土化建设。要围绕本地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和扶持农村团干部立足农业农村干事创业,引导他们带头致富、带动群众致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要积极选拔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青年作为培养对象,通过组织培训、挂职锻炼、结对帮扶等措施,为农村共青团培养一批留得下、用得上、素质高的团干部,提高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要充分发挥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科技推广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手、能工巧匠等“田秀才”、“土专家”在活跃团的工作、服务农村青年中的积极作用。特别要强调的是,广大农村团干部身处工作第一线,工作条件较差、待遇较低、任务较重、难度较大,工作很辛苦。团的领导机关要进一步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团干部,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努力优化环境,激发和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促进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具体帮助。

  3.探索完善工作机制。区域化推进农村团的工作和建设,需要相适应、可持续的机制建设作保障。

  一是要探索完善区域化的组织共建机制。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和层面,各类农村团组织既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要在不同团组织之间探索建立区域共建委员会,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类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加强团组织的横向联合与协作,探索建立组织共建、优势互补的联动机制,实现团组织之间跨行业、跨单位、跨组织层次的区域性联动。比如,在县域范围内,可以联合相关部门成立共青团或青少年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外部环境。比如,在城镇、农村社区、园区等区域内,可以探索建立由区域内各类团组织组成的共青团或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以轮值的方式开展活动、推进工作,形成区域性、协作性、开放性的团组织网络。

  二是要探索完善区域化的动态管理机制。当前,农村青年从业和居住的流动性,给团员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大量农村团员外出务工,流失率较高,一些团员从学校毕业后,或外出打工,或没有及时转接组织关系,游离于团组织之外。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改变地域之间、团员居住地和就业单位之间基层团建工作相对分离的状态,把团员流出地和流入地团的工作紧密衔接起来,按照属地化原则,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建立健全属地化的管理机制。要加强日常管理,按照农村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推行团务管理和团员管理的规范化。同时,积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推动符合条件的县、乡团委按期集中换届,促进团务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推行信息化管理,积极利用互联网络,结合共青团县县上网工程,以中国农村青年信息网为龙头、团县委工作网站为枢纽、其他各类团组织工作网站为节点,打造农村共青团部署工作、交流经验、资源共享的综合性网络互动平台,切实加强领导机关和基层团组织、基层团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和互动,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

  三是要探索完善区域化的目标考核机制。从各地的情况来看,农村共青团工作不乏好的思路、好的项目,但是由于缺少有效的督察考核,一些工作未能得到很好地推进落实。为此,很有必要建立完善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目标考核机制。对农村共青团工作进行考核,应充分考虑各地的不同情况,做到“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相结合,既要求树立“全团一盘棋”思想,集中力量打品牌,又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省级团委和地(市)团委在考核评价农村团组织时,要注意听取团的农村工作部门的意见。比如,在评价一个农村团组织是否符合“五四红旗团委或团支部”标准时,应把团的农村工作部门的意见作为重要依据。在县域内,在评价单位团组织时,要把其参与区域团建和工作的情况及区域团组织意见作为重要依据。在评价区域团组织时,要把区域团建和协调本区域内各类团组织开展工作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形成积极有效的工作导向。总之,要通过建立科学的目标考核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有部署有落实、有考核有激励的良好局面。

  三、整体推进新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

  推动农村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必须按照春华同志的要求,立足于农村、着眼于农村、服务于农村,以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为统揽,以“新农村,新青年,新风采”为主题,引导农村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成才。

  1.围绕建设新农村,在服务农村建设和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为我们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提供了广阔平台。各级团组织要正确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遵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普遍规律,客观分析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不足,找准党政所急、青年所需、自身能为的结合点,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价值,奋发有为。比如,着眼于实施整村推进,选择一批发展潜力大、团的基础好、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整合工作资源,集中力量多办好事、多做实事,并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工作面,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在这方面,河南团省委通过实施百村建设行动,以100个行政村为重点,积极创建共青科技示范村、共青文明示范村、共青生态示范村,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团中央正在落实春华同志的要求,采用整村推进的方式,继续扎实做好山西灵丘定点帮扶工作。比如,着眼于促进转移就业,发挥共青团的组织、联络优势,搭建区域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服务平台,推动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与农村青年的岗位对接,推动输出地团组织与输入地团组织的工作对接,推动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的信息对接,拓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组织化渠道。在这方面,江苏团组织实施的“三为三新”活动、湖北的青春富康行动就很值得借鉴。比如,着眼于服务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引导青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探索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实施改水、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垃圾集中处理等项目,在促进村容整洁、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有所作为。在这方面,安徽团组织牵头开展的改水改厕工作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农民的欢迎,河北、海南团组织开展的“共青号”生态文明村建设也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比如,着眼于做好扶贫帮困工作,采取结对帮扶、定点扶贫、区域互助等方式,通过捐赠物资、援建项目、吸纳就业、志愿服务等途径,为扶贫开发工作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在这方面,贵州团省委实施的“春晖行动”,以“志愿、公益、互助”为原则,借助“亲情、乡情、友情”这一情感纽带,采取聘请“春晖使者”等方式,架起了“反哺故土”的桥梁,为共青团参与扶贫开发、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宝贵经验。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1月5日,团中央向全团发出了开展“服务青少年月”活动的通知。农村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团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困难青少年群体为重点,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为农村困难青少年群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感受到团组织的关心与帮助,帮助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并探索形成长期坚持、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

  2.围绕培育新青年,在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上取得新成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大计。对农村青年来说,增收成才是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就要紧紧围绕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这一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务求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是要引导帮助农村青年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增收成才。发展现代农业,关键要靠科技、人才、市场、信息。要依托当地农业、科技等部门,组织动员青年科技人员、土专家,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等科技推广活动,推广一些现代农业实用科技,为农村青年提供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技术服务,引导农村青年学用科技,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实现科学养殖、科学种植和科技致富。要着眼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青年,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努力加快农村青年的知识化、技能化进程,在农村生产经营实践中培养实用型青年人才,提高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能力。要促进专业合作组织、企业和农村青年的有机结合,提高农村青年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着力培养一支活跃的青年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帮助农村青年在搞活农产品流通、实行产业化经营中实现增收。要依托团的组织网络、农村产业协会组织和农业技术推广站,或发动青年能人创办的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提供、传播涉农信息,帮助农村青年及时、准确、便捷地掌握利用信息资源。广东团省委联合省科技厅开展的“信息直通车”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二是要引导帮助农村青年在转移就业中增收成才。转移就业,是农村青年增加收入、增长见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按照“组织化发动、市场化运作、规模化转移、一体化服务”的思路,注重市场作用与组织引导相结合、开展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提高转移质量与引导返乡创业相结合、提供维权服务与加强规范管理相结合,不断扩大转移就业规模,提高转移就业能力,提升转移就业效益,优化转移就业环境,帮助农村青年在转移就业中持续增收、成长成才。要采取城乡互动、区域合作等形式,加强与社会培训机构、劳务中介组织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动员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创办的企业开发就业岗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就业为目标,以定单、定点和定向为主要方式,促进农村青年有序转移、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要注重培养转移就业带头人,发挥他们的信息、技能等优势,带动更多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经商,形成“一个能人带一批青年,一批青年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引导帮助农村青年在自主创业中增收成才。要引导农村青年从实际出发,选准创业门路,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既倡导农村青年外出创业,又鼓励农村青年就地创业,还要支持外出务工的有为青年返乡创业,探索出一条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带增收的发展路子。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制定鼓励农村青年创业的政策措施,建立扶持农村青年创业的服务网络,健全促进农村青年创业的保障机制,营造鼓励农村青年干事业、帮助农村青年干成事业的良好环境。要按照适应性、操作性、可靠性强的要求,建立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库,推出一批投资少、见效快、前景好的中小型致富项目,促进创业项目与创业青年的有效对接。要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探索实施符合农村特点的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探索形成符合农村实际的担保机制、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逐步缓解农村青年创业的资金瓶颈制约。要大力培养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动员他们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为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农村青年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论证、技术辅导等帮助,提高农村青年的创业成功率,使更多农村青年成为创业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在自主创业中增收成才。

  3.围绕展示新风采,在推动农村文明和谐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共青团具有勇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农村青年是农村最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活力的力量。引导农村青年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展示风采,是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是要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要根据各地实际和农村青年特点,按照青年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原则,结合传统的民族节日、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和民间歌会,大力开展乡村青年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内容健康、形式多样、具有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农村群众文化,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把欢乐带给农村青年、群众。要以乡村青年文化节、乡村青年才艺大赛等活动为牵动,打造一批影响大、能长久、内涵丰富的区域性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培育一批乡村青年文化活动骨干,发挥他们扎根农村、活跃基层文化的积极作用。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持续开展送电影、捐建“农家书屋”、文艺演出、“三下乡”等途径,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丰富农村青年、群众文化生活。

  二是要在倡树农村文明新风中发挥积极作用。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将思想教育融入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之中,使他们从中得到教育和提高,展示出新一代农村青年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风貌。要引导农村青少年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真情助困进万家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参与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等创建工作,在融洽人际关系、形成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作用。要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村容乡风治理等活动,引导青年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积极树立、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新农村新生活的创造者和拥有者。

  三是要在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引导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民主观念,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提高民主素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积极有序地参与村民自治等基层民主实践。要加强法制教育,引导青少年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要及时听取、反映农村青年的意见或建议,把农村青年的共同利益和不同阶层农村青年的具体利益结合起来,代表维护农村青年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村青年理性表达诉求,避免青年个体或群体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在这里,我就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再讲几点具体意见。保护母亲河行动是1999年启动实施的一项贯穿城乡、面向全体青少年、动员全社会的大型生态环保公益活动。九年来,经过全团上下的共同努力,保护母亲河行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共青团的一个著名公益品牌。刚才,春华同志从服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出发,提出要以“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个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要突出活动主题,打造品牌特色。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保护母亲河行动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么广泛的影响,正是因为它因“水”而生,主打“水”的主题,牵动了人们对“母亲河”的真挚情感,激发了人们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应该说,保护母亲河行动起源在“水”上,特色和魅力在“水”上,比较优势也在“水”上。抓住了水,就抓住了保护母亲河行动的本质基因,抓住了青少年生态环保活动的关键所在,抓住了社会公众的兴奋点。因此,我们要毫不动摇地突出“水”的主题,做足“水”的文章。比如,我们可以围绕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做文章,也可以围绕每个人家乡的河流、湖泊做文章,还可以“以水为媒”,开展中外青少年的“水文明”对话等活动。总之,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上,我们有着广阔的工作空间。只要我们始终牢牢抓住“水”,突出“水”主题,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就能不断提高保护母亲河行动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把这一青少年公益品牌项目做强做大,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二是要强化宣传实践,弘扬生态文明。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青少年的母亲河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教育青少年,感召全社会。我们要切实加强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宣传教育,突出“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这个重点,喊响“保护母亲河”这个具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的主题口号,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方法方式,发挥现代传媒、窗口行业及交通工具等在环保宣传方面的作用,采取播发公益广告、发放挂图、成立宣讲团、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使人们懂得每一条河都是人类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保护母亲河行动中来。要大力引导青少年参与保护母亲河的实践,引导青少年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并在自觉实践的同时带动身边的人,为保护母亲河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建设好青少年绿色家园,动员和组织青少年植绿护绿、涵养水源,为青少年开展生态教育、劳动实践、素质拓展、环保交流等活动提供阵地依托。要积极探索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的长效机制。近年来,一些地方以流域为单元,每年一个主题,发动上下游、左右岸的团组织和青少年联合开展活动,保护共有的母亲河,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把一些经常性的成功做法用机制的方式固定下来或升华提炼为指导实践的理论创新,努力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成果,探索形成推进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保护母亲河行动持续健康开展。

  三是要加强凝聚引导,培育绿色队伍。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队伍建设非常重要。在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乡村,关注母亲河、关心生态环保、积极参与环保事业的志愿者、环保社团是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把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培养造就一支保护母亲河的骨干队伍。要积极做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和绿色志愿者注册工作,建立联系制度,广泛联系、凝聚一批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和绿色志愿者队伍,把他们纳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工作格局,共同开展环保活动。要广泛开展主题环保活动,吸引青少年志愿者积极参与,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要采取项目申办、项目扶持的方式,指导、支持志愿者和环保社团根据自身特点,实施环保项目,用项目来吸纳人才、壮大队伍。要继续完善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表彰激励机制,以“母亲河奖”为牵动,大力宣传保护母亲河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出和联系一批作用更大、影响力更广的环保组织和人士,进一步扩大保护母亲河行动的社会影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各级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自身建设,强化保护母亲河行动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组织功能、管理功能、指导功能、协调功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四、努力把农村共青团工作落到实处

  说一千,道一万,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各级团组织一定要按照团中央的决策部署,思想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切实贯彻落实好区域化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的总体要求,努力把农村共青团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要迅速部署。会议结束后,各省级团委和地(市)团委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及时向党政领导汇报,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尽快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本地区域化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迅速做出安排部署,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部署、有落实、有推进。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各地情况不同,采取的方式、方法可以不同,工作进度和质量可以有所差异,但都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不等不靠地开展工作,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各省级团委和地(市)团委要切实加强团的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发挥他们在综合协调、示范指导、调查研究、督促检查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切实加强对农村共青团的指导和服务。团县委要发挥关键作用,把总体思路和部署安排转化为具体措施,整合力量,落实责任,推进工作。

  2.要求真务实。我国有2010个县(县级市)、34677个乡镇、61.6万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状况千差万别,农村团的工作基础和外部环境也差异显著。因此,推进农村团的工作和建设,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或固定的标准。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态和不同工作阶段,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既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又要防止一刀切、搞单一模式,指导基层团组织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集中力量抓好一至两个重点项目,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要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坚持求真务实,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短期行为,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强制命令,不搞包办代替,把全力以赴和量力而行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务求工作实效。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鼓励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探索、创造一些“能够学、用得上、推得开”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农村共青团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

  3.要服务基层。在农村,基层团组织服务青年最直接,承担的工作最具体,但工作力量却最薄弱,工作资源最匮乏,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最集中。团的领导机关要按照王兆国同志在团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要坚持重心下移,始终把重心放在基层,多做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的要求,牢固树立“基层第一”的思想,一切为基层着想,努力为基层服务,共同把基层工作做实做好,确保农村共青团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首先,服务基层要体现在统筹规划上。我们在规划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基层团组织的资源状况和实际能力,使工作部署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从中能找到自己可以做、做得好的工作。其次,服务基层要体现在资源倾斜上。我们都知道,越是到基层,条件越艰苦,资源越匮乏,工作也越难开展。因此,关心基层、服务基层就要切实体现在为基层整合资源、输入能量上,真正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把工作力量集中到基层,把工作资源配置到基层,为基层团的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再次,服务基层要体现在政策保障上。政策具有重要的先导功能和保障作用。在争取政策支持、优化政策环境方面,省级团委和地(市)团委比团县委具有大得多的优势和能力,而政策在基层的实施相对省级和地(市)级区域来说,又具有更大的边际效益。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努力把农村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纳入本地区党政工作格局,制定研究、协调落实有关具体政策,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切实提高基层团组织服务农村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实际本领和能力。最后,服务基层要体现在项目带动上。坚持项目化运作,有利于整合资源、培育人才、推进工作。要针对基层工作资源稀缺、工作力量薄弱的状况,注重项目扶持和带动,把配置了工作资源的项目以打包的形式交给基层团组织去做,使基层团组织工作上有了具体抓手和发展支点,增强发展的能力和活力。

  4.要谋划长远。当前,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环境、对象和自身建设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农村共青团事业的长远发展,准确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深刻认识农村青年群体的新变化新特点,客观分析农村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深入思考,认真谋划,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主动性。要深入研究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工作规律,从农村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入手,遵循把握工作规律,积极探索农村团组织履行基本职能和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作用以及推进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自身建设创新的具体路径,推动农村共青团工作进入遵循规律、持续发展的阶段。谋长远要用大智慧,要下真功夫,持之以恒,不懈努力,通过几年的奋斗,力争使农村团组织建设有重大进展,农村团的工作实现整体活跃,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同志们,今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机遇难得,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让我们立足新的起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状态,以脚踏实地的作风,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农村共青团工作迈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团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2008年1月18日印发)

 
 相关链接:
胡春华同志在全国农村共青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01/11
王晓同志在共青团全国青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7/03/08
王晓同志在全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2007/07/01
王晓同志在全国城市共青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7/12/24
王晓同志在全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研讨班上的讲话   2007/07/09
共青团十六届二中全会
王兆国会见卸职的共青团中央常委和委员、候补委员
王兆国会见卸职的共青团中央常委和委员、候补委员
共青团十六届二中全会在京召开
共青团十六届二中全会闭幕
共青团十六届二中全会举行分组讨论
共青团十六届二中全会举行分组讨论
共青团十六届二中全会举行第一次分组讨论
共青团十六届二中全会举行第一次分组讨论
无标题文档
团南昌县委开展乡(镇)和村两级团组织集中统一换届工作
· 党有号召 团有行动 推动科学发展——贵州省丹寨县开展“党建带团建”有力助推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 团阿图什市委全面安排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调研
· 驻点干部团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杰深入桐梓乡镇调研
· 团安徽省委召开机关第二批驻点干部座谈会
· 湖北省阳新县委组织部情系基层团组织建设
· 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七个一”整体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
· 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以活动促团建以服务促发展
· 宁夏:团区委专题研讨共青团权益工作
· 青海:团省委召开首批驻点工作总结暨第二批驻点工作动员会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 language="java" import="java.util.*,java.io.*"%> 中国共青团
     版权所有: 共青团中央      信息编辑: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信息与技术处
   
E-mail:gqt@gqt.org.cn      地  址: 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