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  www.gqt.org.cn
中国共青团网->工作简报->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简报 -> 正文
第 103 期

 

2006年02月21日
 

北京市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
推动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深化

  北京市各级团组织认真落实团中央、北京市有关做好关心帮助困难群众工作的通知精神,广泛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坚持开展品牌活动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与帮助青年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通过募集钱物、志愿服务、济困助学、联谊慰问、创业培训等多种形式,为下岗失业青年、贫困大学生、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进城务工青年送温暖、送岗位、送文化,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去团组织的关心,推动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不断深化。

  一、为青年送温暖,帮助青年解决生活学习困难

  团北京市委书记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实际,带队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1月17日,团市委书记关成华同志带领机关干部来到大兴区庞各庄镇、魏善庄,亲切慰问这里的残疾青年、贫困青年,为他们送去团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当得知残肢青年余满城正在为筹集安装假肢的费用发愁时,关成华同志当即安排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团大兴区委尽快、尽好帮助解决,保证残肢青年过好年。

  春节前夕,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集中为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的100名受助学生代表发放了“为了山里的孩子”专项助学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困难,继续完成学业。一年来,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全年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合计40396198.62元,新建希望小学20所,资助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1550名、品学兼优中小学生4318名、北京籍优秀贫困大学生1084名、全国优秀贫困大学生1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3171名、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中小学生535名。

  按照团市委的统一要求,全市各级团组织也纷纷开展了“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亲情热线诉亲情”、“朝阳有回报、夕阳无限好”关爱行动等形式多样的新春送温暖活动,切实帮助下岗失业青年、贫困大学生、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进城务工青年解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

  二、为青年送岗位,服务青年就业创业

  在服务困难青年活动中,团市委把为青年送岗位,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作为一项根本性、长期性活动来推进。1月11日至16日,团市委与有关部门联合,共同举办“创业成就梦想——2006北京青年创业服务周”,重点围绕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举办了北京青年创业服务大会、北京青年网上创业博览会、北京青年创业空中论坛、北京青年创业培训、“北京青年创业带头人”评选等一系列活动。

  创业服务周期间,筹集100万元启动了“北京青年创业基金”,用于推进北京青年的创业就业行动,扶持青年的中小创业项目;组织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国美电器、东方家园等73家单位开发就业岗位5382个,帮助2415名青年达成了就业意向,其中远郊区县农村青年1357人,占56.2%;推介青年创业项目43个,创业项目成交金额达352万元;举办YBC、SYB等各类青年创业培训、青年素质培训17场次,培训青年1200多人;筹备建立了北京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和北京青年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建立了北京青年创业就业服务平台(www.bqcy.cn),通过北京青年创业项目数据库、北京青年人力资源数据库、北京青年就业岗位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了青年创业项目、创业人才与投资者有效对接。

  春节期间,北京青年报为服务寒假留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启动了“留校留收获、新年新起点”活动,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计划开发3000个勤工助学的岗位和开展其他形式的活动,为12000多名寒假留京大学生提供助学服务。

  全市各级团组织结合各行各业、各领域青年特点,广泛开展了“送岗位”活动。朝阳区结合CBD青年创业愿望强的实际特点,举办了青年创业大讲堂;大兴区举办了农村青年就业快车活动,就近就便解决农村青年的就业增收问题;顺义区结合空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举办了青年就业培训洽谈会。各级团组织通过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挖掘团内团外资源,实现了帮助一批青年就业、推出一批创业项目、扶持一批项目发展、开展一批创业培训、援助一批贫困青年、推出一批创业典型的阶段性目标。

  三、为青年送文化,丰富青年节日文化生活

  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丰富和活跃青年的节日文化生活,帮助青少年度过一个快乐、健康、祥和的春节,是全市各级团组织服务贫困青少年的又一举措。

  今年寒假期间,北京高校留校大学生近1.5万名,其中经济生活困难学生近7000名。为了帮助寒假留校经济生活困难大学生解决生活、学习和勤工助学等方面的困难,让他们在学校高高兴兴过大年,团市委联合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市学联共同举办了“新春送温暖、爱心助和谐”系列主题活动。活动期间,将组织捐赠一批学习卡、书籍、电影票、各类演出门票等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物品;举办“高校电影公益展映”,组织100场数字电影进校园;为经济生活困难大学生发放“爱心大礼包”;开展校园新春团拜会、联谊会、茶话会等活动,丰富和活跃大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各级团组织通过开展“第二故乡送温情”文艺演出、志愿者奥运工地新春联欢会、“招募志愿家庭、奉献一片爱心”、“红领巾手拉手新春送温暖”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精彩的节日文化及时送到了北京市家庭困难青少年、外来务工青年当中。

江苏省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
“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

  春节即将来临,团江苏省委筹资近百万元,以服务下岗失业青年、贫困大学生、进城务工子女、农村青年、残疾青年为重点,广泛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

  1月21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青少年基金会名誉主任柏苏宁,团省委书记魏国强、副书记丁纯等深入城市社区、深入大学校园,走访慰问下岗失业青年、贫困大学生,并看望为困难群体提供服务的青年志愿者。在看望慰问了城市下岗青年后,柏苏宁同志一行来到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看望因经济困难而不能回家与亲人共度春节的留校学生,为他们送上了慰问金、学习书籍和电话卡,向他们表示节日的祝福。柏苏宁同志仔细询问了困难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他们树立信心,刻苦学习,克服困难,磨练意志,立志成才,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用勤奋塑造人生。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感谢团省委和学校对留校学生的关心和帮助,今后一定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决不辜负领导和老师的期望,用自己优异成绩来回报社会。魏国强同志要求全省各高校团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关心和帮助留校过节的困难大学生,使他们度过一个充实愉快的春节。此次慰问留校困难大学生活动,是团省委、省电信、省学联共同开展的“真情相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1月13日,由团省委牵头,省文明办、省司法厅、省妇联、江苏少儿频道组成的江苏省“三下乡”服务慰问团法律道德分团在丰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和慰问活动。此次“三下乡”服务慰问活动共投入资金2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30名;走访贫困家庭4户;援建农村妇女文化科技示范读书站1个、农村法制文化俱乐部1个;捐赠了电脑、电视、DVD科普光盘、书籍、杂志等一批物资。同时,在活动现场开展了法律咨询、医疗保健、书法绘画、农业讲座等方面的服务,并为当地少年儿童带去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近5千名当地群众参加了活动。

  1月19日,南京市进城务工子女小学——南京雨花台区星光小学内孩子们异常兴奋,江苏省暨南京市“真情助困进万家——关爱进城务工子女”行动在这里启动,20名小学生喜气洋洋地拿到了助学金和新书包、新文具。团省委副书记丁纯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启动仪式前,丁纯同志还看望了两户进城务工贫困青年家庭。据悉,今年江苏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不断拓展募集资金渠道,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全年募集资金千余万元,援建希望小学16所,资助贫困学生4200多人,其中进城务工子女近800名。

  1月19日,以“新淮安、新农村、新青年”为主题的淮安市第八届乡村青年文化节启动仪式在涟水县高沟镇举行,拉开了为期一个月的乡村文化节序幕。此次文化节在涟水县和盱眙县各设一个主阵地,开展了一系列青年喜爱、群众需要的活动,涉及文化、卫生、科技等各项内容,共印发了2000多份春联,准备了一台传统的京剧节目,购买了3000多册农村科技实用书籍,团淮安市委还联合市劳动局提供了近5000个市内企业用工岗位。活动得到了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基层团组织在活动前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开展两天,现场参加人数近万人。文化节期间,各级团组织不仅将开展富有特色、贴近生活的群众文化活动,还将组织农村青年通过文艺汇演、作品展览、文体大赛等多种艺术形式,唱响创业旋律,激发广大农村青年创业热情,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农”工作方针政策,展现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农村的巨大变化。各地团组织还将在春节广大务工青年返乡期间,通过“科技大集”、科技文化擂台赛、科技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农村青年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创业技能。

  1月20日上午,由团省委副书记丁纯带队,省志愿者协会、团省委志愿者工作部和团南京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不顾严寒,顶风冒雪来到南京市秦淮区雨花路看望南京市“残疾人拥军爱民”服务队的队长陈斌及其家人,并带去了棉被、大米、食用油、腊肉、香肠等物品。丁纯同志和陈斌队长亲切交谈,询问了他的生活情况、家庭情况,对他的志愿行为高度赞扬,并鼓励他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的精神,坚定生活和工作的信念。南京市“残疾人拥军爱民”服务队的成员都是身残志坚的南京好市民,在队长陈斌带领下,全市有近400名残疾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特殊群体,坚持学雷锋20多年不间断。残疾人服务队的队员们用一技之长热心地为部队官兵、孤寡老人和群众义务服务,努力奉献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次报道了他们的事迹。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帮助,需要组织的关怀。团省委组织志愿者开展“为奉献者奉献”活动,就是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提供技能培训、医疗保健等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共青团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1月21日,是江苏省“青年文明号进万家”统一行动日。以“真情助困,服务社会”为主题的全省“青年文明号进万家”统一行动为社区群众和特困家庭送去了实实在在的温暖。活动期间,团江苏省委、团南京市委共组织了10多支省、市级青年文明号服务队为社区群众开展义诊、保健咨询、求职登记、劳动用工政策咨询、家电安检维修、房屋维修、IC卡充值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场服务,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社区10多户下岗特困青工家庭接受了青年文明号服务队提供的“送知识、送医药、送温暖”的上门服务,省新华书店青年文明号服务队给困难青工家庭送去各类图书100多册,省中医院青年文明号服务队送去3000多元日常医药品。

  1月25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内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洋溢着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由团省委、省学联、省电信公司共同举办的“‘真情相伴’江苏留校大学生2006年春节联欢会”在这里举行。精彩的节目、诙谐的游戏以及紧张有趣的包饺子比赛等活动,使整台联欢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团省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与来自在宁各高校的250多名留校大学生代表们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省电信公司向全省各地的留校大学生捐赠了价值40万元的爱心电话卡,团省委还向每位在场的留校大学生发放了200元的助学金,让留校大学生特别是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各界给予的关心和温暖。

 

 

            团中央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6年01月27日

 
 相关链接:
无锡“第一支部”团员意识教育基地服务手册正式发放
宁波大红鹰学院开展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通化市东昌区团委开展“六查六看”活动进一步增强团员意识
团杨浦区委与万达国际影城共同举办“团员观影日”活动
团宜昌市秭归县委三项措施深化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中国共青团网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E-mail:gqt@gqt.org.cn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