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  www.gqt.org.cn
中国共青团网->工作简报->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简报 -> 正文
第 79 期

 

2006年01月11日
 

辽宁在主题实践周活动期间召开
纪念“一二·九”运动七十周年座谈会

  12月7日,来自辽宁各高校的近百名大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和史学界专家学者代表聚集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以座谈会的形式隆重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七十周年。辽宁省委副书记王万宾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辽宁省老领导柳文、省政协副主席李国忠、省委副秘书长姜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连科、团省委书记孙国相、东北大学党委书记孙家学、省党史研究室主任王意恒、团省委副书记王强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王万宾在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一二·九”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他向全省各届青年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牢固树立祖国的观念、人民的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二是要立志报效祖国。要勇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练意志,砥砺人生,努力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值得信赖的合格的接班人。三是要勤于学习和实践。广大青年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准则,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储备。要学有专长,学以致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四是要勇于开拓创新。要解放思想,敏于求知,勤于思考,努力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新型人际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倡导者和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的开拓者。

  大学生们在座谈会上表示,要继承和发扬“一二·九”运动的光荣传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洪流之中,锐意进取、勇挑重担,勤勉敬业、扎实工作,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抱负。

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公司实施“5+1”模式
构建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长效机制

  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公司团委围绕构建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进行积极探索,在建立政治激励机制(加强双推工作、党建带团建)、活动教育机制(实施活动配档制、靠活动的群集效应产生影响力和教育力)、纪律约束机制(敞开出口、严肃团的纪律)、服务凝聚机制(提供学习服务、建立自考协会)、典型引导机制(评先树优、形成先模群体)等5项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以青年文化为主载体,充分发挥青年文化的导向、凝聚、辐射、约束功能,不断强化团员意识的养成,形成了适应企业发展的团员教育“5+1”模式。公司团委在健全完善青年文化的战略、理念、行为、听觉、视觉等五大识别系统,形成一套完备的青年文化体系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推行团员岗位行为规范,强化团员意识的养成和行为的约束。青年行为文化只有融进岗位才能发挥巨大威力,只有把团员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团员的日常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团员的先进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团员意识教育才会形成长效机制。为此,公司团委从建立团员岗位规范入手,通过广泛开展“怎样让人一眼看出我是共青团员来”大讨论活动,分门别类地制定了每个岗位团员的行为规范和岗位标准,是非面前辨出来、组织纪律显出来、日常工作看出来、关键时刻站出来、文明言行带出来,进一步明确了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应当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不应当做什么。围绕团员岗位规范在团员岗位的渗透和落实,广泛开展了“我是团员我光荣”、创建“共青团员先锋岗”等活动,引导团员依照岗位规范,从各自的岗位要求出发,时时处处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大力加强团的标识性建设,实现对团员进行团员意识教育与服务企业中心的共赢。标识性建设是青年文化的重要、直观的表现形式,在对团员的宣传教育上起着持久性的辐射效应。在团的标识性建设工作中,公司团委坚持做到两手抓,即一手抓在井下开展的“青安岗提醒您”,一手抓在地面开展的“共青团向您提示”,大力加强了团的标志性牌板建设。标识牌的提示内容,在井下重点突出安全隐患的警示提醒;在地面重点突出团员行为规范,创建节约型企业等内容,并在标识牌上标注团徽等团的鲜明标志,从而形成浓厚的共青团文化氛围。目前,矿区无论大小单位均有团的宣传阵地,无论工地车间、井下头面都有团的标志,使广大团员时刻处于共青团文化氛围中,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共青团组织的存在、提醒和作用的发挥。既达到了最大化地实现团组织对团员进行直观性教育的目的,也有力地服务了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建设;既丰富和发展了团员意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又实现了团务工作与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渗透融合、同频共振,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认可。

  三是深入开展团的礼仪教育,让团员在体验中增强团员意识。礼仪教育是推进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它以其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在推进团员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上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实践中,公司团委重点开展了“把团旗打起来,把团徽戴起来,把团歌唱起来”礼仪教育活动。公司团委统一为每个单位制作了标注单位名称的特大幅团旗,要求基层团组织在重大活动时必须挂团旗、戴团徽、唱团歌,共青团的所有标语包括桌签,必须带有团徽标志,并作为一条纪律纳入了团的考核。同时,突出抓了团支部换届改选和团员发展过程的礼仪教育,特别是通过统一印制会议主持词等形式严格程序,让团员在共青团严肃、规范的组织政治生活中,加深对团的认识,体验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通过建立并实施“5+1”的长效机制模式,五项机制和一套体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较好地促进了矿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有力地提高了基层团组织在团员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形成了团员爱团、青年想团的生动局面。

 

 

            团中央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5年12月21日

 
 相关链接:
无锡“第一支部”团员意识教育基地服务手册正式发放
宁波大红鹰学院开展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通化市东昌区团委开展“六查六看”活动进一步增强团员意识
团杨浦区委与万达国际影城共同举办“团员观影日”活动
团宜昌市秭归县委三项措施深化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中国共青团网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E-mail:gqt@gqt.org.cn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