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援外青年志愿者工作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2006年9月5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商务部援外司、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2006年援外青年志愿者工作新闻发布会”。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王雪峰首先了介绍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赴海外服务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自2002年5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以来,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集中派遣的方式,已先后派遣了109名青年志愿者赴老挝、缅甸、泰国、埃塞俄比亚等发展中国家开展汉语教学、中医治疗、农业科技、体育教学、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方面的志愿服务。这项工作开展时间虽不长、起始规模也不大,但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受援国的热烈欢迎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实施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工作,派遣青年志愿者到海外服务,有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国家形象,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人民友好的情谊,让世界了解中国青年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派遣青年志愿者到发展中国家服务,也探索了我国对外援助工作的新途径。派遣青年志愿者到海外服务是共青团工作的新亮点。项目的广泛实施反映了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趋势,为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向海外派志愿者也是一项人才培养工程。中国青年志愿者通过到国外服务,有利于开拓视野、接受磨练、增长才干,培养一批既具有国际眼光,又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青年人才。
经团中央、商务部研究,2006年争取选派150-200名中国青年志愿者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服务。目前,埃塞俄比亚项目和老挝项目已经换文确认;其他项目也正在积极沟通和协调,将于近期确定。其中,埃塞俄比亚项目由北京团市委、河北团省委和杭州团市委、成都团市委共同承办。今年10月底前将招募选派60名青年志愿者赴埃塞俄比亚开展计算机和网络、农牧业、医疗卫生、工业技术和汉语教学等方面的志愿服务;老挝项目由上海团市委继续承办,今年9月底前将选派13名志愿者赴老挝开展中文教学、计算机教学、英语教学、体育教学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
为确保顺利完成今年援外青年志愿者工作任务,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出实效,团中央、商务部还将加强统筹协调,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推动该项工作健康发展。有关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要积极争取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根据实际制定出台地方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期间和服务期满后的鼓励政策,为志愿者到海外服务解除后顾之忧。近期,要做好援外青年志愿者招募宣传月的相关工作,启动全国援外青年志愿者人才库。
商务部对外援助司副司长赛旦霞在介绍我国对外援助工作时指出,青年志愿者作为援外方式的有益补充和新鲜血液正发挥着它特有的作用。援外青年志愿者投入小、收益大、方式灵活,丰富、拓展了对外援助的内容。援外青年志愿者工作有助于建立起中国人民和受援国人民在文化和感情交流方面的桥梁,加深中国与受援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赴埃塞俄比亚开展汉语教学服务的复旦大学博士冯艾、赴缅甸开展农机服务的广东省农机推广站工程师彭彬、赴缅甸国家游泳队的深圳体工大队助理教练王海滨、赴泰国海啸灾区开展救捞服务的南海救捞局救捞员李彬等志愿者代表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在海外服务期间的有关情况以及感受。
商务部援外司、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交通部救捞局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在京的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和首都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