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50年至1959年 |
|
|
|
青年团中央关于1956年至1962年发展新团员的意见 |
|
|
|
中国共青团网 www.gqt.org.cn
2007年04月23日
|
|
|
|
为了保持青年团的先进性而又不削弱其群众性,在今后发展新团员的速度和团员在青年中所占的比例上需要有适当的控制。就全国来说,团员与青年的比例,在今后7年内,似乎以发展到约占青年的三分之一左右较为适合。目前,全国团员仅占全国青年总数的14%,因此,今后尚需积极发展,才能达到上述比例。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1956年至1962年发展新团员的控制数字”发给你们参考(不要再向下发)。 在具体掌握这个“控制数字”的时候,不同地区和不同方面,团员占青年的比例可以有所不同。在农村中,团员占青年的比例,7年内一般不宜超过25%;在机关、学校、厂矿企业等方面,可以超过三分之一的比例,但除特殊单位外,一般不宜超过80%。 附:
关于1956年至1962年发展新团员的控制数字
(一) 1955年共接收新团员480万人,较团的二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发展新团员425万7千人的计划,超过54万3千人。新团员的质量一般是好的。截止1955年底,全国团员已达1680万人,占青年数12000万人的14%。团员中(不包括部队的团员)女团员占28.8%,18周岁以下的团员占19%。各方面的团员数和占青年数的比例如下: 厂矿、基本建设中,有团员171万人,占青年数的45%; 手工业中,有团员28万人,占青年数的10%; 运输邮电业及城市公用事业中,有团员22万人,占青年数的42%; 商业、金融业中,有团员89万人,占青年数的45%; 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青年中,有团员52万人,占青年数的40%; 高等学校青年学生中,有团员13万人,占青年数的60%; 中等专业学校及中等师范学校青年学生中,有团员24万人,占青年数的45%; 普通中学青年学生中,有团员74万人,占青年数的25%; 林业、水利、气象等方面及青年农业技术人员中,有团员8万人,占青年数的40%; 农村中,1000万团员,占青年数的10.5%; 国家机关及人民团体中,有团员38万人,占青年数的80%; 部队及其他方面,有团员161万人。
(二) 今年1月间,在团的省、市书记会议上曾经讨论过团中央拟订的“关于1956年1月至1957年12月底发展新团员的计划(草案)”。嗣后各地也拟定了今后两年内的发展团员的具体规划。按照各地的规划,两年内,全国发展新团员1790万人,平均每年接收895万人。但是,今年第一季度各地积极执行计划的结果,共发展新团员170万人。根据这一情况来看,两年内发展新团员1790万人是有一定困难的,有必要减少一些。 计划从1956年1月到1957年12月底,发展新团员1200万人(平均每年接收新团员600万人),较各地两年发展规划总数减少590万人。两年内,因入党、超龄等原因退团和被开除团籍的团员约230万人,到1957年底,全国团员总数,将达到2650万人,占当时全国青年数13000万人的20.4%。
(三) 到1957年底,各方面团员占青年的比例逐渐增大,在各个地区的同一方面的团员的分布逐渐平衡,因此,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团员的速度应该比最近两年缓慢一些。全国从1958年1月至1962年底,发展团员2600万人,平均每年发展520万人。减去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因入党、超龄等原因退团和被开除团籍的团员约1250万人,到1962年底,全国团员总数将达到4000万人,占当时全国青年数14000万人的28.6%。
(四)
各省、自治区、市团委可以参照上述规划,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或修改1956年至1957年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新团员的规划。各级团委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完成各个阶段的发展团员的计划,并且切实保证不降低团员的质量。在最近一、两年内,要注意在农村和那些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团的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方面,加强团的发展工作。
(1956年9月10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