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团中央加强全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团委2009年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市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2009年6月16日至17日,阿图什市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调研组一行五人在自治区团委派驻干部谢克热提·夏吾开提同志的带领下,赴阿图什市国家级贫困边境乡—吐古买提乡开展了基层团建工作调研。通过全面细致的了解乡村基本情况和团建状况、与乡党政主要领导和村党支部书记沟通交流、与乡村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座谈以及走访先进青年典型和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深入的开展了调研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乡情
吐古买提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西北部、距市区80公里,地处东经75°51′-76°44′,北纬30°50′-40°37′。北部与吉尔吉斯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00多公里,境内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约64公里,面积3108平方公里。“吐古买提”系柯尔克孜语意为“水磨”。全乡辖有7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1个草料基地,23个村民小组,有人口1914户,9226人,主要为柯尔克孜族,乡政府在吐古买提中心村,海拔1630米。
吐古买提乡地处高原山区,地貌起伏不平,山脉连绵不绝,北部有喀拉铁克、迈丹等山,南部有喀拉塔格等山,四周群山环抱,屏障重重,中间为吐古买提盆地,土层深厚、土地肥沃,适宜耕作。主要经济产业是以牧业为主,以农业为辅,可利用草场226万亩,人工草场1.5万亩,林地3000亩,仅有耕地0.6万亩。该乡地处布谷孜河上游,水源丰富,水质清澈,主要用于阿湖谷地,博孜塔格山前平原及阿图什城镇用水。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玉米、豆类等作物,果类有杏树等,牲畜以牛、羊为主,另有马、驴、骆驼、牦牛等,矿产资源有铁矿、水晶、冰洲石、石灰石等。2003年,阿图什市通往吐古提乡的公路已经修通,联通移动电话覆盖全境,为吐古买提乡连通外界架起了一座金桥,也为吐古买提乡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依达良万亩草料基地建设是自治州25万亩高效节水人工喷灌草料基地示范工程,也是“北畜”战略的重头戏。在吐古买提全乡干部群众历经三载的奋斗与若干实干下,目前依达良草料地建设已开发种植8000亩,修筑道路15公里,种植防护林带30公里,打埂子125公里,种植杨树20万株、杏树3万株、沙枣树5万株。
近年来,吐古买提乡在国家、自治区、自治州的大力支持和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扶持下,全乡的贫困落后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基本团情
全乡有8个基层团支部,35岁以下青年2372人,团员青年317名,其中男团员211名,女团员106名。2009年新发展团员50名。
二、调研范围和内容
(一)调研范围
1.村级团组织:(16日)吐古买提中心村团支部、玛依丹村团支部;(17日)库鲁木都克村团支部、苏洪木村团支部、阿克塔拉村团支部等。
2.部队团组织:迈丹边防连团支部
3.乡党委、政府:(17日)党委书记、主管共青团工作副书记、副乡长等。
4.乡村青年典型:(17日)首届“阿图什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库鲁木都克村护边员吐尔地·吾斯曼等。
(二)调研内容和形式
1.内容:党建带团建、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工作创新、队伍建设等。
2.形式:采取“听、看、谈、问卷”的方式。每到一个村,调研组就与村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进行座谈交流,同时发放问卷调查表给团支部书记填写,全面的了解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基本情况。
三、基层团建工作现状
(一)与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交流情况
在与乡党委书记祁国荣同志座谈时,调研组与祁书记就党建带团建工作进行了交流。在问到乡党委希望共青团组织做好那些工作的时候,祁书记从乡、村两级团组织分别进行了说明,他指出:
1.制约吐古买提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客观原因。乡、村两级团组织工作都很薄弱,乡、村两级团委、团支部书记对团章了解不透彻,乡党委及乡团委对群众团体的工作模式、程序不是很清楚,乡、村两级团委、团支部书记的整体素质较差,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等客观原因是制约吐古买提乡团组织基层建设和基层工作发展的重要原因。
2.乡级团委该如何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1)乡团委村团支部班子建设不规范,换届工作没有按照团章有关规定进行。基层党组织指定人员情况比较普遍。(2)乡党委对团的工作重视不够,今后乡党委一定会高度重视乡团委的工作,全力推进乡团委基层建设和基层工作。(3)要挑选一批责任感强、能力强的干部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4)乡团委要借重大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加强团组织与青年的联系,增强感召力和号召力,乡党委将从财力物力上给予全力支持。
3.村级团支部该如何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团市委可参照市委组织部开展十星级党支部建设的模式,开创十星级团支部建设,为村支部主要领导岗位培养后备人才。乡、村两级团组织建设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主观原因是乡党委重视程度不够;客观原因是办公条件有限、办公经费不足、基层团干部的素质偏低等。而从乡党委的角度出发,主要是抓好党建工作、经济工作和稳定工作,于是便产生了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些矛盾,乡党委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一定要高度重视团的工作,加强党建带团建。
(2)对团干部而言,“责任心”应该排在第一位,同时要重视对团干部能力的培养。
(3)要按照团章有关规定规范乡、村两级团的工作。
(4)一定要定期开展大型活动,增强和提高共青团的感召力、号召力和吸引力。
(5)市、乡两级团委要重点抓住团员较为集中的地方,如学校等场所,这些团员青年还没有步入社会,团组织如能在他们步入社会之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么在他们步入社会之后思想、行为将很快适应社会管理规则的要求。
(6)上级团组织如果能帮助解决县市、乡、村级团委的实际困难,如必要的办公设备等,那么基层团干部的工作热情和信心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7)各单位、各部门要多联系、多沟通。
(8)团建工作要列入到党政领导的目标责任书中,纳入到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当中,并占有一定考核比例或者实行分管领导团建工作一票否决制以增强党政分管领导加强团建工作的领导力度和责任心,保证团的工作平稳发展。
(二)吐古买提中心村基本情况
吐古买提中心村团支部领导班子是2009年建立起来的,团支部书记库西塔尔同志身兼党建、基层工作等数职,工作压力很大,这是制约村团的基层工作的重要原因。
1.团干部带头组织劳务输出,帮助解决青年农牧民和待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摆脱贫困。
村里现有待业大中专毕业生45名,因该村耕地面积少,没有特色林果业,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靠劳务输出,村里为了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和青年农牧民就业难问题,村团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带头组织农民青年分组外出打工,专门组织了宣传队进行外出务工宣传,鼓励他们外出打工,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本村2005年人均收入不足1200元,到2008年增长到了1500多元。
2.开展农村女青年手工艺品展。
该村为了推进地方经济和手工艺品发展,通过组织村里的女青年学习柯尔克孜族传统手工地毯编织技能,积极联系市场,申请注册商标,正在打造本村的特色产业,也为有效保护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玛依丹村基本情况
玛依丹村是吐古买提乡最穷的村,经济条件差,居民居住分散,水资源不足,没通水电,村办公条件十分有限,制约着玛依丹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1.组织农村女青年劳务输出,改变观念。
村里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通过发放报纸、杂志进行宣传,并跟外地工厂联系,组织女青年外出务工,一方面增加了家庭收入,另一方面改变了当地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2.联系外地劳动部门进行劳务输出,摆脱贫困。
村里年初通过联系阿克苏市、库尔勒市、阿图什市等地的劳动部门,组织了四期共538人劳务输出,增加了青年农牧民人均收入,目前,年人均收入达到955元,这在偏远牧区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3.组织青年农牧民通过科技育肥等方式为牧民增收。
4.以边防重镇为依托,努力做好护边工作。
玛依丹村是作为边境村,在我国边境地区安全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村团支部通过开展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增强青年农牧民的爱国、守边的自觉意识。
(四)迈丹边防连基本情况
在与迈丹边防连团员青年座谈时边防连团支部书记左向东同志汇报到:迈丹边防连是一支极具凝聚力和青春活力的队伍,全连44名官兵全部为35岁以下,其中有团员青年25名。边防连团支部能够按照上级团组织的要求,组织边防连团员青年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连队文化建设。连队官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坚持军政一致的原则,拥护政府,热爱人民,积极开展群众工作,保持了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亲密关系。该连从驻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帮助群众学知识、教技术、传信息,增强群众自身的“造血功能”。同时,调研组了解到迈丹边防连地处新疆帕米尔高原,海拔2505米、氧气少,自然环境差,边防连队诚恳希望上级团组织经常性组织慰问团、联谊团,活跃边防连官兵的生活。边防连也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积极参与地方建设,特别是在帮助驻地青年学双语、学技能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丰富多彩的边防文化活动
边防连团支部能够按照上级团组织的要求,组织边防连团员青年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要强上级文工队到连队演出、开展现代军事理论学习、实用技能学习、球类活动、练兵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连队文化建设。
2.发扬“双拥”精神巩固边防工作。
迈丹边防连守卫着吐古买提乡与吉国接壤的100多公里边境线的67公里,这么长的战线光靠我们的战士是不够的,还要依靠护边员的巡边工作,护边员好比边防连战士的眼睛和耳朵,协助边防连队履行好守边固边的神圣职责。
(五)库木都克村基本情况
库木都克村团员青年思想很活跃,青年农牧民普遍都有想出去闯的想法,他们大多改变以往空闲喝酒的陋习,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1.认真做好推优工作,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为了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努力做好推优工作,村团支部将全村81名团员中的19名作为推优对象,并成功推优入党13人,圆满完成了党组织交办的任务。
2.成立了联防巡逻队,“一举两得”。
为了加强村里的治安工作,边防派出所招收了40名青年农牧民,成立了青年联防巡逻队,不仅保障了本村的治安,也为待业青年提供了就业岗位,可谓一举两得。
3.组织待业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劳务输出。
举办待业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培训班,促进了劳务输出,为本村的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提供了帮助。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为了丰富农牧民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村团支部开展了篮球、足球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农牧民的文体生活。
(六)首届“阿图什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库鲁木都克村护边员吐尔地·吾斯曼基本情况
调研组在同被誉为帕米尔高原上的“编外战士”、首届“阿图什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吐尔地·吾斯曼同志座谈时了解到,40岁的他已担任护边员14年。他父亲也是一位护边30多年的老护边员,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业,在海拔4000米的布特马纳克山口,一干就是14年,从不计个人报酬,带着妻儿,默默履行着一个护边员的职责。十几年来,吐尔地·吾斯曼同志几乎每天都要骑着摩托车从所在村到边境,用10个小时往返200公里在边境线上巡逻,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吐尔地·吾斯曼同志说:“只有边防巩固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一个青年护边员所表现出的朴素的爱国情怀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七)苏洪村基本情况
苏洪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思路,对全村团员青年进行了深入的思想教育和爱国教育,始终将青年的利益、青年的权益摆在第一位上。
1.认真做好推优工作,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村委为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做好推优工作,全村上报35名团员推优对象,推优2人入党。
2.组织青年认真开展劳务输出工作
村团支部组织和号召团员青年带头出去打工,促进了劳务输出,为本村的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提供了帮助。
3.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为了丰富农牧民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村团支部开展了篮球、足球比赛及其他精彩文体活动,
(八)阿克塔拉村基本情况
阿克塔拉村是以牧业为主的村,全村人均收入较全乡来说偏低,村民们外出务工的想法不积极,导致全村经济较为落后。本次没有自己的固定办公场地,现借用苏洪村的办公设施,团支部受活动阵地的限制,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活动。
1.认真开展推优工作。
村委为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做好推优工作,全村上报21名团员推优对象,推优2人入党。
2.开展了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和反分裂教育活动
通过教育培养和发展了一批维护村里稳定工作的青年骨干,有力地推进了团支部各项工作,为平安村建设发挥了作用。
(九)问卷调查意见建议情况
调研组走访调查乡、村团组织的同时,一并发放了阿图什市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在问卷调查中主要体现的意见建议情况如下:
1.增加乡村团组织活动,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2.引导乡村团组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各项工作。
3.团的活动要帮助解决青年的实际问题。
4.积极利用各方资源、资金,增加团的活动经费。
5.加强培训,提高团干部队伍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6.上级团委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多考虑乡、基层团组织工作实际。
四、基层团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乡团组织
1.乡团建工作没有纳入到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当中,乡团委书记不是党委委员。
2.缺少充足的办公阵地、必要经费且办公条件十分有限。
3.原有组织机构不健全、长年无正式换届工作。
4.原有团活动内容单一,难与上级团组织的要求接轨。
5.难以解决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村团组织
1.村团支部书记身兼数职,且没有进入村两委班子,领导和组织团员青年的力度不够。
2.团组织基本制度建设不健全。
3.村团支部书记对团务知识掌握较为不足,工作无创新,团务意识较低。
4.团支部书记年龄结构不均、性别单一,团干部自身素质较低,组织开展工作能力较差,缺乏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5.团活动开展少,团员青年参与热情不高。
五、分析原因和对策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概括为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但实际的原因是由一些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又产生了新的原因和因素。
(一)客观方面
1.由于地处偏远边境农牧区,交通、信息蔽塞,农牧民居住分散,耕地面积少,乡、村经济发展有限、水平低。
2.各级团组织“帮、传、带”工作存在环节性缺失。
3.团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团务意识低。
(二)主观方面
1.同级党组织对团工作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
2.团干部自身对团工作认识严重不足。理论知识缺乏,把握当今社会发展方向不到位,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欠缺。
3.上级团组织对乡、村团干部培训零散,集中程度不够。
(三)对策
1.抓思想教育,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2.抓组织建设,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3.抓团员队伍建设,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4.抓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的作用。
5.抓团员青年知识技能培训,引导团员青年树立因地制宜创新理念。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寻找当地脱贫致富门路。
六、基层团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保证。
做好团的工作离不开好的环境和氛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这是团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抓根本保证,就是要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格局,要深化“推优”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创新党建带团建工作载体,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组织机制、保障机制,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狠抓团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团干部的综合素质
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和一支先进性强,模范作用突出的团员队伍,是团的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增强团组织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在团干队伍建设方面,始终把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团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和团干部选拔配备工作来提高团干的综合素质,在团员队伍建设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观有关要求,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牢牢把握“永远跟党走”的活动主题。通过广泛发动、分类指导、强化督察,争取支持,并突出共青团的特点和切合青年实际,与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团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落到实处,求得实效。加大“推优”工作力度,让其成为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
(三)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团组织按章工作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是摆脱团建工作的短期行为和随意性,实现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抓制度建设,就是要把严格落实制度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团建的需要但尚不完善的制度,如党建带团建工作制度,扩大团内基层民主制度,流动团员管理制度等。继续坚持已有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检查考评和表彰激励机制等,对已经过时,不符合团建设的规定进行大胆创新,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团的组织建设的始终,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运行能力更强,团员参与程度要深,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大,更加富有效能的组织运行机制。
(四)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团干部想事办事能力
服务能力是基层团组织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好服务求活跃,以服务促建设。充分整合团内、团外以及兄弟单位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增加对基层团组织的资源供给,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选准服务项目,把握好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的结合点,推动最具牵动性的工作,通过一点带动全面,实现团的工作和建设的整体活跃。
(五)大力加强团建创新力度,着力解决基层团组织适应性和内在活力
团建创新是加强和巩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出路和治本之策,是团组织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的主动适应,自我完善、自觉提高。按照“以创新促落实,以创新促深化”的总体要求,在团建工作方法上加以创新,在坚持传统有效手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手段和工作载体。
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专题调研组成员
谢克热提·夏吾开提 自治区团委派驻干部
罗远牧 团阿图什市委副书记
莫芳芳 团阿图什市委干部
詹 翔 团阿图什市委干部
阿依哈尼西 团阿图什市委志愿者
(来源;团阿图什市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