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随着时代的深刻变革,社会的翻天巨变,共青团组织迎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赋予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机会。团干部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面对新形势,要迎难而上,改造自我,主动研究,勇于探索,抓住机遇,创新创造,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责任与使命,在推进共青团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光辉实践中,让青春更加绚丽多姿、光彩夺目。
坚定的理想信仰是永葆先进的精神至宝
曾经,爱情与信仰是唯一能够蛊惑青春的力量。然而,在新时期的今天,信仰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奢侈泛滥的物质生活,喧嚣繁杂的社会环境,使很多人丢却了理想,遗忘了追求,泯灭了纯真,迷失了自我。“谈信仰”被讥为痴人说梦,讽为理想主义。信仰竟然沦落成追求功利性目标的无力的苍白的工具,严重背弃了信仰的概念和初衷。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信仰的意思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在新时期背景下,信仰代表着一个人的精神,一种动力。一个人,有信仰就有精神,有劲头;没信仰就没精神,没劲头。这种信仰是一种力量,一种永远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生命态度。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人们面临种种诱惑的时候,很多年轻人“目空一切”、“无所适从”、“随波逐流”,片面地信奉“机会主义”、“关系主义”、“金钱主义”,完全丧失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信念和勇气。空虚,浮躁,痛苦,迷惘,成为很多现代年轻人解不开的困惑和梦魇。究其根源,就是信仰的缺失。
谈到信仰,我们无法不再次缅怀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就是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们。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蔡和森……,一个个光辉响亮的名字,犹如一座座灯塔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大公报》临场记者报道瞿秋白牺牲场景:“……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信步至亭前,已见菲菜四碟,美酒一瓮,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酒毕,徐步赴刑场,前后卫士护送,空气极为肃穆。”这是何等优雅的牺牲!是什么让他们面对死亡都在所不惜,如此优雅?--信仰!有了坚如磐石的信仰,他们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才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勇气,创造了奇迹。他们是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们坚定的信仰的光华,永远值得今天的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沐。
信仰是精神的魂,心灵的光,指引方向,照亮人生。作为引领风气之先的新时期团干部,对信仰的坚守至关重要,这是衡量一个人精神高下的“试金石”。 只有信仰坚定,才能在喧嚣中保持清醒,在纷扰中不乱方向,在困境中勇敢向前。作为新时期的团干部,尤其要坚定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在人生的关键时期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志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终身奋斗。
勤奋刻苦地学习是成长进步的制胜法宝
面对新时期“热闹”的社会环境,很多人心陷名之争,情迷利之逐,书本早已被抛入“冷宫”,更难有人能真正静下心来读书学习,而学习意识的缺失却给自身带来危机重重:头脑空虚,精神荒芜,修养低劣,心性迷乱……学习,唯有学习,才能化解危机,才能给人带来知识经验的丰富,修养境界的提高,心灵思想的升华,学习所能产生的乘数效应更是不可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