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报道:青年专家服务团吉林播撒“科技之光”
中国共青团网5月17日讯(记者 张晓琳摄影报道)“专家,去我家大棚看看我家黄瓜吧。”“专家,我家西红柿皮太薄根本没法运出去。”5月15日,舒兰市朝阳镇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四面八方涌来的村民把“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的专家们团团围住。“专家们早上6点就往这里赶了,现在还要赶路回去。”乡镇府的工作人员和村民们解释道,村民们依然不肯散开。专家们又多次进入闷热的大棚,检查蔬菜、耐心地为农户指导。
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吉林省政府主办,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团吉林省委承办的“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吉林行活动,14日下午在吉林大学启动。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阴和俊、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杨利伟深入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为青年学子作专题报告。15日,青年专家服务团便深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市等地,进行为期3天的技术指导、科学普及、义诊和教学指导等科技服务活动。就实用技术对农业专业户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医疗专家为农民群众进行了义诊,并为患者免费赠送了药品。
舒兰市朝阳镇的村民兰秀霞15日这天早早地就到了村口,和乡亲们一起等着“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的到来。 顶着大风,由中国青年科协副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宁夏自治区主席助理屈冬玉带队的专家组一行人来到舒兰市朝阳镇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深入田间地头对绿色蔬菜大棚种植进行现场会诊。当地村民抓住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机会,把自己种养过程中遇到问题全部倒了出来,“希望能借这个机会请专家为我们支招。”
记者同专家一起走进蔬菜大棚,大棚里闷热,不时有雾珠低落,眼镜镜片和照相机镜头也都起了雾。经验丰富的屈冬玉立马指出了大棚构造的缺陷,“大棚的门要做弯一些,不能让风直接吹进来。棚里要适当通风,现在这个大棚湿度太大了……”
通风不足,湿度过大也给蔬菜种植带来了问题,农户摘下一片长满红斑的黄瓜叶向屈冬玉询问病因。“这是霜霉病,得了这种病的叶子要立马摘下,不然病燥会传染给周围的蔬菜。”
村民们反映霜霉病非常普遍,屈冬玉解说道:“吉林地下水位高,湿度大,做垄时一定要做实,先填上牛粪、鸡粪再上土,这些肥料也可以为垄保温。”
有专家为自己的大棚指导,兰秀霞特别高兴。“我们种菜都是一辈传一辈,也不知道对错,就按老一辈教得来做。我们村发展绿色蔬菜,不能给蔬菜打农药,种植的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也不知该怎么解决。今天专家来给了技术指导,感觉心里特别踏实。”
“加快农业产业化速度,发展符合舒兰特色的农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屈冬玉指出,“舒兰市地理气候有优势,前景广阔,农民的种植管理方法都很科学,就更有必要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屈冬玉提出,舒兰市要加强与科研单位的联络,培养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才能科技兴农。
据悉,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与吉林省政府共同签署了《青年科技精英服务吉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向吉林省7个县市捐赠了“科技之光--科技扶贫”专项经费3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