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想要帮助别人,用她的微薄之力。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有限,但是它会像一星烛火,发射光芒。
没有路了。
也许是曾经的一场大雨,裹挟着山上滚落的碎石形成一道滑坡,将崎岖的山路掩埋。王萌萌往下看了看,山下就是奔流不息的江水。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她犹豫了。走了这么长的山路,又是空气稀薄的西藏高原,她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回头?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硬着头皮走过去?简直就是一场拿生命做赌注的豪赌。
同伴鼓励她:“我陪你过去,我帮你拿行李。”
王萌萌心头一热,她点了点头,鼓起了勇气——走!每一步,两个脚印,两个手印。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手脚并用,感受自己的身体在松软的滑坡上慢慢地往下滑……
这里走的就是这样的路
生死一线。
她这么拼命究竟是为了什么?攀岩高手挑战极限?No。她是一位志愿者,80后,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如果她愿意,她完全可以找一份收入体面的白领工作,可能也会忙一点,但是不用像现在这样听着都让人捏一把汗。
她指了指一张照片,说:“我差点死在那儿。”脸上的表情却很淡定。
幸好有惊无险,志愿者,这个多少有些时髦的称谓,如果遇上生死的考验,不知道有多少人还愿意迈出陡坡上的那一步。那一步,需要热爱,更需要勇气。
2006年,大学毕业后的王萌萌放弃了其他工作的机会,在一家为贫困山区孩子募集课外书、建爱心图书室的民间公益组织担任志愿者。因为工作的缘故,她了解到当地极端贫困的事实,有一天,她想:“为什么不去当地看一看呢?”于是,之后,四次,她去云南支教。
问她为什么要做志愿者,她说是因为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这个50年代让人们热血沸腾的词,现在却多少有点遭受冷遇,特别对于“80后”的这一代来说。但是王萌萌非常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