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图为吕清森与同事一起检查导线隐患情况(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齐海山 摄

因不相信网上关于劳模吕清森的热帖,5名网友自发组成“调查团”进入长白山深处,与劳模一起历险丛林。一连串“意外”就此发生:调查之旅半途而废,从不上网的吕清森被捧成“网络红人”,近百万网友对他展开“精神搜索”……
巡线,不是简单的户外运动
一篇题为《31年的密林独行,您还要走多远?》的帖子不久前在网上引起关注。主角吕清森,51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独自在长白山深处的密林中巡检电线长达31年。
这个劳模是不是“被包装”的?这个人是有“病”吧?……在一片质疑声中,有网友建议干脆近距离一验真假。很快,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5名网友组成了“调查团”,打算和吕清森一起巡线,把看到感受到的真实情况公布上网。
7月6日,他们到达吉林省桦甸市后,就直奔吕清森工作的供电所。第二天凌晨5时,他们随同吕清森开始密林巡线,当天的目标是20个电线塔位,60公里山路。
“调查团”成员都身强体壮,也有户外运动经验,之前一直抱着“看看劳模能不能追得上自己”的想法。谁知,吕清森一进山就不理人,一路上跑得飞快,有时候连跳带跑。开始,“调查团”还能跟得上,但没走到一半,5人中就有4个被远远落在后面。
按理说,巡线工作可以顺着塔基走两点间的直线,但吕清森为提高巡线质量,发明了专门在没有路的丛林中沿“之”字行走,方便站在不同角度,检查不同侧面。这让“调查团”费尽了体力。到后来,只有吕清森一个人走“之”字形,“调查团”只能走直线。
山里没路。脚下是腐烂植物沉淀成的厚厚滑土,一不小心就会人仰马翻。而“路”旁就是荆棘丛生的悬崖,摔下去连人影都找不到。遇到河流要趟过去,河水不深却是冰凉。
穿行约6个小时后,“调查团”已经体力不支,他们在网上这样描述当时的感受:“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绝望:体力的绝望,孤独的绝望。”
“蛇!”在穿越第二片丛林时,网友“铁面”正准备整理自己已湿透的鞋子,忽然看见有什么东西向他扑来。
大家悄悄围拢一看,是条深褐色的蛇,吐着鲜红的信子。吕清森说,这种蛇叫“土球子”,与这片山里的蝮蛇、小青蛇都是伤人的,会时不时碰到。网友“温超”在网上写道:“没想有这么多蛇,这种日子,我一天都没法过下去!”
网友“江中鱼”还遭遇了“草耙子”。这种黑乎乎的虫子如果钻进肉里,就不断吸血,很难拽出来。多亏吕清森经验丰富,迅速点上烟,慢慢把虫子从肉里“烤”了出来。
隔天,穿行还碰到了阵雨,密林中冒出阵阵地热之气。连绵的青山让“调查团”的网友们双腿沉重得一步也不想多迈了。他们自我打趣,“每个人都在借牙齿,为什么借牙齿?不是说咬咬牙就过去了吗,我们咬碎了也过不去,先借点牙备着”。
就这样硬撑着走了2天,原本打算跟着走7天的网友都疲惫不堪,验证活动只能提前结束。吕清森则钻进丛林继续前行,一眨眼的工夫就从网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